白色灰泥外觀的小白宮為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,現為市定古蹟,正立面朝南,面對淡水河。早期與另兩棟助理與職員宿舍並稱「埔頂三塊厝」,後因戰火,僅關稅務司官邸留存至今,現內部規劃為藝文展覽空間。建築上每一個設計環節都呈現出殖民地式建築特徵,地基抬高1公尺,兼具防潮與展現建築氣勢的雙重目的,另如在四周有類似迴廊之 Verandah(涼臺)設置與落地門窗,還有因為設有壁爐而用以排煙的煙囪等等。此外,並具有十一個半圓拱圈設計,東、西面各有四個半圓拱圈,規律對稱的拱圈,十分整齊大方,除了視覺效果外,更可以增加光照面積,讓每一個空間都能得到充足的日照與視野。門窗的位置均與迴廊拱圈相互呼應,除了考慮到採光性及通風性良好外,更考量到由室內觀賞景色;並且在迴廊每一扇門窗上,都附有木質的活動百葉窗,作為調節光線及加強遮陽效果之用。屋頂是四坡式斜屋頂的基本形式,方便排水,可以增高室內空間或作成閣樓使用,同時具有隔熱作用。